本文目录
河南有一个小山村,村子里有5户人家6口人,他们生活如何李口镇的最美乡村-八堡人家村人看你没有钱,人家就看不起!河南小山村
本来是要去河南的一个地方,为了采风,当时选择的也是一个农村,那边空气还不错。当时选择的是一条小路,本来就是想找一个环境比较好的地方,至少也得算是与众不同的。没想到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山村,也不是没有去过农村,但是。真的没有见过这么小的村子。整个村子其实都在山里面,然后这边的窑洞当然就是依山而建的。
周围其实都已经被树给挡住了。如果不是还有几个电线杆的话,我们都无法确定这里是个有人居住的地方呢。再往里面走,就看到了里面的村民,遇到了一位老奶奶老奶奶看到我们之后也是特别的热情。后来才知道她今年都已经90多岁了,本来是生活在城里的,因为不小心摔了一下,所以这段时间在这里休养,因为她在城里实在是生活的不习惯,所以还是愿意在这里呆着。
如何生活?今天她孩子们来看她,然后帮着把这边收拾了一下。据老奶奶说说这里本来是有20多户的人,但是这些年来都已经搬得差不多了。本来就不大的村子,现在更是没有什么人了。现在村里其实就只有5户,也就是四个老人家,后来好像有一对夫妻也返回来了,所以现在应该是六个人。
虽然只有这么点人,但是这边看着还是有不少的照明设备的,老奶奶说,这是国家照顾的,所以这边虽然没有多少人,但是水电什么都还是很方便的。所以他们几位老人在这里生活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然后还去拜访了一下那对老人。他们本来也是在城里面,但是因为实在是闲不下来,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所以还是想要回来。
看得出来他们的确是闲不住。还在那里给自己准备篱笆呢,看着倒是有几分以前的那种感觉。可惜这边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不然热热闹闹的景象应该挺有意思的。巷子那边好像没有什么人住。然后这边的树也长得是很茂盛。这位大爷说那边还有一位老人家,只不过这条路不太好走,所以建议我们不要去了。他们应该也是很喜欢外面的客人的,所以看到我们之后都很热情给我们介绍这边的情况。
然后还给我们采摘了一些特别的杏,说实话之前还真的没有好,然后想吃什么都可以自己去准备。他们说了,还是在这里更加自在,其他地方是比不了的,再说了,他们又不是说老了,动不了了,根本不需要跟儿女们生活在一起的。这样的话大家都能够自在一点,何乐不为呢,还是轻松一点好啊。
八堡村拥有很长建村史,地势西高东低,村庄南北纵向排布,南接庄卢线,东临大运河,西靠古废黄河,新建线穿村而过。平原为主,杨树环绕,郁郁葱葱。
为了加强进一步乡镇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生活,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是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全村新建绿化广场5000平方米,公厕、路灯等各种公共设施基本齐全,全村完全是在原有的地形上加以建设,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势风貌与特色,成为一道亮丽的新农村建设风景线。
记得小时候,八堡村给我的印象到处都是田地,泥巴路,窄而短,村道比较闭塞,但是说实话,河水相当清澈。在我大二的时候,听说政府对家乡进行改造,村庄、道路等统一规划,当然是好事情,寒假暑假回家都能看见家乡一点点的发生改变,超市,垂钓中心、公园、广场、幼儿园、活动中心等,方便村民娱乐。尤其道路的变化最大,可喜可贺。2015年了,差不多三年的建设,整个村庄容光焕发,干净整洁。美中不足的是,发展似乎停滞了,很缓慢,已饱和的状态,现在村庄差不多以插建为主,据说有万亩良田,但是没什么动静。总的来说,家乡能发展成这样,已经感到自豪了!
2013年毕业之后,通过校招进入苏州常熟波司登上班,每次电话回家,父母时不时的提起家乡的点点滴滴。苏南的地理优势使得经济快速发展,与其说进入小康生活还不如说乡镇建设比苏北差不多快了10-15年,遍地是厂房、公司等,苏南这边家家独院,类似小别墅,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一家一台车,90后一代90%是独生子。这样一来苏北没法和苏南相比较,这是现实。但是只要政府加强对家乡的建设和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实现美好乡村现代化指日可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90后的我不能说为家乡能做多少贡献,但是有朝一日,愿尽自己微薄之力贡献家乡的美好建设付出一臂之力。
人在没钱的时候,思想和行为大部分都在围绕着如何挣钱,如何生存!
很难有更高的思想意识及突破!
一时的没钱,可能是因为家庭出身所致!
但一世的贫穷确实因为懒惰造成的!
尤其在当下和平的社会!
只要肯动脑就能挣钱,动脑不行,卖力气也会挣钱!
一辈子贫穷的,肯定是特别懒惰的人!懒惰的人,肯定会被人瞧不起!
说白了,我们并非瞧不起一时的没钱,而是性格里,骨子里的那股劲头的缺失,被我们瞧不起!
但回过头来,当下社会,有部分人确实尊崇金钱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