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们建园种花是一项高雅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表达主人品位和身份的手段。
园子的起名更是要用心思考,在取名时要力求简洁、富有意义,传达出主人的个性和兴趣。
比如说,取名“梦溪”,这是一个清雅深邃的名字。
据说唐代文学家蘅塘退士在梦中游赏花园,梦到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自己沿着溪水走得十分愉悦。
当他醒来后,为纪念这场美梦,便把自己的花园命名为“梦溪园”,以表达自己对园林诗的热爱。
又如,取名“招提寺”,是唐朝僧人智永建立的一个寺庙,因其建筑精美、美丽非凡,而得到了“半日闲闲听水莲”的美誉。
为表达对佛家文化的崇敬和自己的信仰,智永便将这处花园命名为“招提寺”,意为敬仰佛教之意思。
还有一种就是以神话传说为名。
像:“涟漪亭”,据说是唐朝时长安一位名叫郑遇春的书生,在游览一处山泉时,看到泉水晶莹剔透、波光粼粼,于是他在泉边建了一个小亭子并以泉水上荡漾的涟漪为名,致意泉水之灵性。
总的来说,古时候园子的起名十分讲究,应以美好的意境、寓意概括主人的情怀和志趣,表达出人们对自然、艺术以及生命的深情热爱。